你所见到过的学习最勤奋的人的故事是啥( 五 )


举几个他本科期间的例子吧:1、大一临近期末考试,突然犯牙疼,非常痛的那种,但他还是坚持复习直到考完试才去医院,医生都啧啧称奇:这么痛一般人根本扛不住几天就来医院了,你怎么还能看的进去书呢?然而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那门课很难很难,人均只有五十几分,他考了九十五。2、大一到大三没有带过笔记本电脑,大四需要做毕设和申请学校了才带来,各种社交帐号的状态都基本空白,大概是没时间搞这些。3、大学期间每天雷打不动自习到凌晨两、三点,经常大半夜在校园里找不关门的教室。4、老师的作业做完了就开始刷课后题,课后题也刷完了就去图书馆找题库。5、几乎每天都是不到五个小时的睡眠,剩下的时间全是看书做题,大学四年绩点全专业第一,各种竞赛奖杯拿到手软。
再举几个他在普林斯顿的例子:1、刚来普林的时候各种被大神碾压,他不信邪,玩了命看书做题,有多玩命不知道,我只知道号称最苛刻的教授也给了他不低的分数。我跟他视频说你丫吹牛逼,他立马把几个大箱子搬出来,一打开全是满满当当他研究过的资料,他说里间还有几箱子不搬了挺沉的。2、实验室经常通宵,偶尔一周只回一趟宿舍也是正常,忙的时候一天十八个小时高强度搞学术,不忙的时候也在马不停蹄地看paper写paper。3、白天做课题没时间干别的,晚上我跟他视频,看他给本科生批改作业,我的妈跟小山一样的作业啊。4、他的床头都是一摞摞的paper,我问他这是没地方放了吗?他说这是睡前读物。
是的,就是这样一个学神,靠着这份钻研和刻苦,申请到了难上天的普林斯顿全奖phd,目前为止的人生履历可以说是非常牛逼了。况且我还没有说他的知识分子父母。直到大三他还并没有明确的想法,是考研考公工作还是出国留学,他都没好好想过,只是专注地想把这个专业全力以赴学好,是他老师主动找他谈话间接帮他确定目标的,大概就因为这种看上去似乎没目标的努力,才有这样单纯专注不浮躁的学习心态吧,这种治学态度难道不是很宝贵吗?
说说我吧,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国内某双非本科毕业,白纸一张。跟他在一起的时间里,你问我有没有压力,我想说:压力太tm大了!!!像我这样智商、长相、家境都平平无奇的姑娘,大街上一扫一簸萁啊我靠。所以,大概是因为太菜带不动了,他才放弃我的吧。
—————————补充分割线—————————
1、他在本科时的确是这样的作息,在普林其实是比以前还要刻苦,但是有周期性的,老板要求他负责哪一块项目或者轮到他来讲课时他就会炒鸡忙炒鸡忙,曾经创下三天没合眼的记录,当时快把我吓死了怕他出事,其他时候除了做项目他也有买东西和放松的空当,但这样的空闲真的非常少。2、针对评论里的质疑,其实他的信息可以在普林斯顿官网里搜到,但我不能说出他的隐私来佐证自己的陈述,可以质疑我,我会好好回复,但如果是诋毁和嘲讽,不好意思我会怼你,甭管你是不是比他还厉害。3、评论里说他为了社会财富和地位的,大概是不知道读phd有多难熬有多穷,即使毕业也不敢说一定能有高薪工作,极有可能大家上午毕业,下午就在某家公司一起搬砖了。想着通过读phd来快速发家致富,不如去开个淘宝店,phd读五年头发没掉光就不错了,淘宝店开五年可能已经三皇冠了,你说哪个赚钱快?4、他吸引我的绝不仅仅是成绩,就谈恋爱或者结婚而言,会算高数和简单的加减乘除其实并无影响,是他的勤勉努力、吃苦耐劳、严谨治学,还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这些才是我打心眼里钦佩他的地方。对比我身边的男生,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人品绝佳的人了。5、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直到分手他在普林还没有做出什么好的科研成果,其实大家看前面也已经看出端倪了,他是典型的刷题应试型学霸,但就创新和挑战方面他的能力就弱很多了,这是他的局限性之一,墨守陈规做事死板,而且他的性格的确较偏执,社交等方面也挺差劲,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除了学术,他也想有家庭,有一个能互相扶持的伴侣,只不过并不是我而已。6、我想知道什么时候努力学习也成了傻瓜一般的表现了?衡量人的成功只有工作与金钱吗?努力上名校仅仅是为了虚荣心?如果是这样,我真觉得前男友的这种品质更加可贵了。他在普林就是很忙很忙啊,作息紊乱,至于这么熬夜不怕伤身吗我也不知道啊,他们就是这样爱学习啊,为什么评论里总有人抓着作息不放呢?不能只是学学这种单纯的治学精神吗???
———————再次补充的分割线——————
他长得很有书生气质,白白净净说话很斯文,面对恶意从不恶语相向,看到网页上偶然跳出来的不可描述会立刻关掉,好像犯罪一样跟我报告加道歉,从不拿自己当学霸,一直鼓励我说其实你也很聪明,我只是会做题根本没什么了不起,还有很多很多,再写我就要哭了,跑题了抱歉。
感谢他,也是因为他给了我,一个二十多年生活在尘埃下的自卑的姑娘,莫大的自信和力量。他夸我唱歌好听,其实他唱得比我还要好(不要问我为什么学霸会唱歌);他说你真的好漂亮,其实我知道自己单眼皮肿眼泡长相很普通;他说你读过那么多文学作品比我这个理科男强多了,其实我知道自己读书都是蜻蜓点水…………但,每一句鼓励我都记得,每一份温暖我都收到了,真的谢谢你,希望你能前程似锦,如果你能看到的话。




想悄悄地说,我还喜欢他,但也深知自己配不上,大概此生都没有机会了,祝他过得好,能认识他真的很高兴。

透过他校友的回复,大概我能明白他的苦楚了。


【你所见到过的学习最勤奋的人的故事是啥】

■一个高中同学,高一高二的时候还好,高三的时候忽然跟疯了一样学习努力到我们看来都是可怕的境界她在高三的时候把数学第一轮总复习那种特别厚的书刷了三遍第三遍的时候把书上的她觉得有用的题剪下来贴到了本子上大家应该有人做过金考卷的全国高考五年真题吧,她把数学英语文综都刷了五遍也是最后一遍的时候把觉得有用的题剪下来贴到本子上语文刷了三遍她还抄课本,政史地三本书都抄了至少三遍每天从来没有三点之前睡过觉,早上六点多到学校,她后来说她回家的时候上楼梯都没力气了,我们班主任告诉她如果不行的话早读可以不用来了,我记得当时我们早读铃声应该是6:50她每天还是6:20到教室我们是15年高考当时第一年她没发挥好被某南方985录取了,后来她没去报到又去我们省某省重点复读了一年最后考了清华她后来做题已经到了一种境界,数学一套卷子基本上30分钟能写完,英语不算听力和作文30分钟之内绝对能写完(我们省高考英语不考听力),文综一个半小时也可以写完。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速度,有她在我做题速度永远是班里第二,当然她正确率也是高的吓人英语基本135+数学140+文综240+难以想象那么长时间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谢邀。我是来诉苦的。这个问题在我TL上久居不散啊,我是有点怕答案被迅速淹没才一直没有下手的。既然有人邀请…那我就分享几个可能不是那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好了。首先是我表姐,高考的时候是县一中也相当于整个县的高考文科状元。我一直都知道她读书很努力的,而且她还很懂事。她有个弟弟,也就是我表哥,就明显没有她这么用功了。家境是硬伤啊,寒门出贵子,虽然也不是特别贫困。表姐一边读书,一边还照顾着她弟弟,每个月都省吃俭用然后把剩下来的钱给我表格周末去和同学吃顿饭。高考结束之后我妈跟我二姨一起去学校接她,帮她把宿舍里的东西运回来。那时候她也没有手机,约好了在宿舍门口等她的,结果二姨按捺不住就想先上去收拾。但是又不知道宿舍在哪儿啊,就问宿管阿姨。听到这里反正我也笑了,人家阿姨管一栋楼,哪里知道你叫什么住哪里啊。结果,那宿管阿姨说。噢!你就是XX的妈妈呀…!我认识的我知道的,这三年每天起得最早回来得最晚,晚上熄灯也是最晚的就是她嘛,这个姑娘啊不得了,是全校最努力的。有时候回来得太晚,还给我捎点水果啥的,嗨,真懂事。县城的学校的那种偏袒优生的观念特别严重,因为重点率就是一切。所以表姐高三的时候住的是单人间,熄灯早晚都是她自己控制的。早出晚归可能不算什么,三年意味着坚持,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勤奋。你以为这就完了?这个故事被我妈广为流传,呵呵,我听了五年了。每次我妈就说,你要是有她一半努力我就知足了。一看她的眼神我就预感到了故事的开端,我就默默放下了遥控器滚回房间。然后是我堂哥,大伯的独生子。堂哥是那种从小顺风顺水的学生,大伯是公务员,大伯母是护士。家教和经济条件都挺不错的。从幼儿园到小学和初中都是最好的,虽然当时并不出众。中考的时候踩着尾巴进了一中的重点班,然后才开始发愤图强。我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所以每次见到他基本上都是逢年过节。这种时候,就能看出来他有多努力了。背个大书包,先跟爷爷奶奶打声招呼,然后就上楼回房间再也不出来了。我们乡下的家是没有书房这种东西的,只能在他的房间放一张书桌。他读高中的时候我还是个熊孩子,周围街坊邻居的小屁孩全是跟我一块儿撒欢的。有时候我带他们去楼上客厅看电视,就会被我奶奶吼下来,让我别打扰他看书。……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但是我也算是个明事理的小孩对不对,所以对堂哥还是心怀一丝敬意的。我经常奉命给他端茶送水还有鸡汤肉丸之类的,每次都要敲门,因为这货会反锁…!大过年的,外面鞭炮连天,他还淡定地坐在房间看书你知道嘛?大年初一拜年,永远看不见他的身影。最夸张的,我那个护士大伯母啊,高考前三个月天天在家照顾我堂哥。猜猜为什么?那厮读书读到低血糖,我尼玛动不动就晕倒在地啊WTF…吓死人了好嘛。我们家反正基因都没有出现智商低的,这么努力肯定有好结果啊。堂哥比我那个表姐大两届,也是同一所学校的理科状元。后来上大学还接着考研,每次跟我爷爷聊天的时候还一脸愧疚地说自己在大学懈怠了。我高中的时候他教我做化学题,给我说他读书的时候轻轻松松就能考高分,化学公式都不用背的。……呵呵,我说堂哥,我那时候是还小,但是已经有记忆力了好嘛!!好吧…男人都是需要尊严的,于是我就假装配合他不打脸。为什么我会记得那么清楚?…嗯,因为逢年过节我总是反面教材啊。我的寒暑假作业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而且我还喜欢边看电视边做作业。其实我成绩也还不错的啊,每次一比较,他们眼里哪里还有我啊…唉,求我的心理阴影面积。不过———————现在逢年过节我就会问,堂哥,什么时候带嫂子回来啊?然后一桌子大人开始微笑地看着他……哈哈哈哈,没错我就是酱紫的心机婊!!■我来讲一个故事。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不年轻了,书笔不离手。从别人口中得知她以前是文盲,8岁丧母,替代母亲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两个弟弟长大些后,又被父亲送给人家做童养媳,19岁成亲后对方逃婚去了外省,留下一纸休书。搬回娘家的她改嫁给一位年长的男士,新丈夫教她识字、写字,她不聪明,很多字学了又忘忘了再学,不知道经过多久终于能读书看报并且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退休后她仍然坚持每天阅读,甚至开始尝试写作,这时她已60多岁了。她拿给我看时,我除了鼓励她继续努力外没别的好讲,写得实在太差了,语句不通,语法错误,看不懂说些什么。但她信了我的话,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坐在桌子前翻书、查字典、写写划划,草稿上满满都是修改的段落。突然有一天她递给我张报纸,是《老年报》,首版有一篇散文,题目不说了,内容我熟悉,就是几个月前她给我看过的那篇乱七八糟的东西,可这篇明显好得多,文字优美、凝练,个别句子很打动人,再看署名——寒梅,她生在腊月,爱梅,以梅自喻身世凄冷却傲然开放的心态。学生时代刻苦读书不难,少了俗事的干扰,更容易专心治学,但工作后甚至步入中老年仍能坚持勤学的人很少,我有幸认识一位,她是家里文章第一个见报的女性,也是我外婆。——纠错的分界线——刚才向家里人求证过,下面这张字不是我外婆写的,她当时病重已经握不住笔了,是她请老友写的。很抱歉之前误导大家,只有诗是她自己做的。外婆床头常年放着一本新华字典,烂得掉页,我说重买个新的给她,她说旧的用习惯了,有些字记不清正确写法,但大致记得在什么位置,换新的就全忘光了。最后按她的遗愿,我们也将字典放入了墓中。再次谢谢大家,你们的赞她都听到了,谢谢。



■真人真事!!!虽然他是我一个朋友系列。
初一上学期还表现平平,在班里我一定是压着他的~(此处应该含带淡淡的忧伤)
初一那个寒假刚过。一开学,他突然开始用常人无法理解的刻苦去学习。老师同学们都感到吃惊和怜悯。为什么会是怜悯?
因为那种努力,已经到了通常大家(包括现在大多数人也一样)认为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健康,不能长久保持的抽风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