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秦淮数据:超级IDC出海( 二 )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对于他们来说 , 亚太新兴市场是一片充满机会的土地 , 不仅是因为发展的持续性和高速 , 更重要的是东南亚、南亚正处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波浪潮 。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 , 亚太新兴市场的互联网用户在 2019 年达到 18 亿人 , 渗透率仅为 53% , 接近一半的人口尚未接入互联网 , 预计 2024 年互联网用户数将增长至 23 亿人 , 渗透率提升至 64.5% 。
也正是如此 , 许多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下诞生的模式 , 有望在东南亚孵化成型 。 秦淮数据正是想借此东风 , 开拓新兴市场 , 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国际化IDC公司 。
秦淮数据 , 靠什么能在海外获得超预期的业绩?
超大型数据中心专注者
成立于2015年的秦淮数据 , 作为国内年轻的IDC 厂商 , 基于其在IDC项目建设、运营、绿能方面的优势 , 仅用六年时间便成长为国内乃至亚太地区领先的超大型中心(hyperscale)厂商 。
秦淮数据专注超大型数据中心 ,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 , 去年 IPO的募集资金70%用于新的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开发和建设 。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在能耗、运营等层面突出优势 , 以及下游云计算产业的崛起、互联网巨头的业务需求等 , 超大型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主流发展方向 。
图片来源:国金证券研报
秦淮数据对于超大型数据中心的专注 , 体现在从开发、市政、能源到设备 , 所有环节均为公司自主专利和产品设计 。
这种专注促进了公司业务的提升 , 毕竟来自海外新兴市场的客户更希望和一家专业的、专注的并且在该领域具有全面实力的IDC公司合作 。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 , 从全球范围看 , 亚太新兴市场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仅次于北美地区:2019 年总负载达到 1120MW , 且成长性突出 , 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 。
2019-2024 年的年复合增速达到 28.6% , 远超该地区批发和零售类型数据中心增速;预计到 2024 年 , 超大型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超越零售型数据中心 , 达到 3937MW 。
海外客户对超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 , 以及秦淮数据的细分定位 , 帮助公司业务从中国延伸至海外的马来西亚、印度和泰国市场 , 并逐渐与全球云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
海外复制“秦淮模式”
由于国情的不同 , 每一个出征海外的中国企业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探索 。 其探索的结果 , 直接决定出海的命运 。
在长期的实践中 , 秦淮数据发现“专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 精品客户战略 + 前店后厂分布 + 强化全栈建设与服务优势突出的三大能力”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 既可以满足国内客户的需求 , 也非常适合“走出去” 。
例如 , 秦淮数据在北京-张家口已经将“前店后厂”做得轻车熟路 , 于是在新加坡-柔佛-赛城进行了复制 , 确保产销一体 , 并获成功 。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
对希望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IDC厂商来说 , 一开始就面向众多的海外中小客户显然并不合适 , 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大客户才是王道 。 这方面 , 秦淮数据有着先天的优势 。
因为公司现有客户群就几乎囊括了全球TOP级互联网企业 , 而且多数都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订单 。
仔细分析秦淮数据的客户 , 可以发现两个共同点:第一 , 都是体量惊人的大客户;第二 , 要么是国际客户 , 要么是有国际化经验的国内客户 。
这也使得秦淮数据的订单规模、生命周期、后续业务的稳定性明显占优 , 加强了公司业绩的确定性和能见度——截至2021年9月30日 , 秦淮数据在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国家共有56MW的数据中心总体容量 , 再加上新的确认合作 , 业务持续上升 。
此外 , 从开始寻求合作的时候 , 秦淮数据管理层就在认真挑选能帮助自己海外扩张或者至少能供提供相关宝贵经验的有持续性的客户 , 毕竟有人引路 , 前进更顺 。
核心能力定盘星
海外征战 , 不是敲锣打鼓 , 而是核心能力出海的过程和结果 。
秦淮数据海外市场优异的经营表现与多年来持续锻造的三大能力——绿地开发与全栈服务能力、综合能源能力、装备智造能力密不可分 。
2021年1月 , 公司围绕三大核心能力 , 成立了秦工营造(绿地开发与全栈服务)、秦风绿能(综合能源)、秦数智造(装备智造)三个业务子集团 。 如今 , 三大能力的实体化落地成为了秦淮数据海外扩张的实力后盾 。
绿地开发与全栈服务能力是指从荒地到设备与建筑交付的能力 , 过程中涉及数据中心的征地、市政配套、建筑建设 , 拉上水和电 , 机电设备安装 , 制冷设备安装 , 然后交付给客户 。 这是秦淮模式的基础也是核心获客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