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园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合适吗?( 二 )


给幼儿园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合适吗?文章插图
给幼儿园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 合适吗?
这使我想起日本一所小学开展死亡教育的案例:学校给孩子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任务 , 让全班36名同学负责饲养两头小猪 。 孩子们细心照料小猪仔 , 喂食 , 打扫猪圈 , 定期给小猪洗澡 , 测体重 , 细心记录生长动态 , 小猪在干草堆里拱来拱去 , 往孩子们腿上乱蹭 。 150天的时间很快到来 , 小猪仔长成了大猪 , 要出圈了 。 某一天 , 当看着大猪被捆绑、宰杀 , 甚至割分成一块块做成食品 , 再送回学校供学生品尝时 , 所有孩子皆掩面而泣 , 没有人愿意品尝由自己亲手养大的猪做成的这些食品 。 这个案例看上去有点残忍 , 但由孩子们在整个饲养过程以及面对猪肉引发感情看 , 也确实达到了生命教育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
【给幼儿园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合适吗?】由此可见 , 生命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 是一种敬畏生命的教育 , 也是一种符合人性、全面多层次关怀生命的人本教育 。 生命教育既需要学校结合青少年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和心理特点 , 设计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情境课程 , 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也需要家长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 家长应在适当的时机为孩子浸润生命教育的理念 , 从而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 不断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