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三 )
但是在芯片技术上中国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 在琢磨后期研发上甚至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 2020年第一季度芯片公司营收榜单上 , 华为海思在美国队的疯狂狙击之下 , 依然顽强挤进前十名 , 营收同比暴涨54% , 成为榜单里 , 也是中国区域企业首次登顶这张被发达国家霸屏的榜单 , 这里完全可以把国产芯片之光打到公屏上 。
当然 , 最典型的事迹还是要论华为在芯片基础上开发出了直接威胁到美国通讯科技地位的5G技术 , 从懂王疯狂围剿华为的行为也可以看得出来 , 中华系科研技术确实不简单 , 说是站在国际顶级水平也不为过 。
文章插图
在封装造诣上中国制造商更是向来一骑绝尘 。 数据上来看 , 全球芯片封装公司排行榜上 , 前十名中除了位居第二的美国艾克尔公司之外 , 基本所有席位都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包揽了 , 中国封装产业可以代表全球顶尖水平 。 而在LCD(液晶显示器)方面 , 华为P40 Pro的OLED屏幕引入了京东方产品 , 通过扶持本土厂商 , 减少了屏幕断供的潜在风险 , 毕竟玩不过就拉人电闸这种事 , 三星也没少干(断供HTC关键元器件) 。
一路看下来可以发现 , 国产芯片产业完全处于高处不胜寒 , 地位岌岌可危的悬崖边上 , 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水平 , 却又极其矛盾地缺乏核心技术壁垒 , 处境无异于三岁小儿持金过市 。
文章插图
果不其然 , 在大家冲线总决赛前 , 主办方美国突然禁止中国队请外援 ,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 一代枭雄中兴也是因同样的制裁手段而陨落 。
中国没有自主EDA和光刻机的问题被无限放大 , 荣耀之殇 , 也正是由此而来 。 但华为出售荣耀这种表现 , 更多像是一种卧薪尝胆的行为 。 芯片是5G时代最核心的发动机 , 不突破芯片 , 未来不能占主导 , 这是世界各个国家的共识 。
这一点做互联网和做智能汽车的人都懂 , 否则李斌也不会下场挖走小米的芯片负责人 , 更有消息表示蔚来汽车此举正是为其自动驾驶研发计算芯片 , 芯片就是科技的未来 , 没有之一 。
任正非更强烈地意识到大力发展芯片和科研技术才是唯一能够躲开专制垄断钳制的途径 , 所以华为转头奔汽车行业就来了 。
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深入探究 , 华为三年不造车背后的深意 , 它到底真的是单纯想要为中国汽车工业构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生态体系 , 来杜绝自己曾遭遇的那种无奈和无力 , 还是也想分这超过手机产业近5倍的汽车市场规模体量一杯羹 。 现在汽车产业处于电气化转型的风口 , 未来中国汽车想要与特斯拉一战 , 华为必须得上 , 不管是作为供应商 , 还是OEM的身份 , 这并不是最值得讨论的事情 。
文章插图
纵观中国汽车产业大格局 , 我们不应该把某一个新的品牌 , 某一突发事件单拎出来 , 作为洪水猛兽来看待 。 有价值的新事物不应该是侵入者 , 也不应该是粉碎者 , 而应该是协同者 , 守护者 , 以更大的力度去拥抱汽车经济共同体 。
所幸 , 这个容人容己的格局观 , 我们已经可以在这些中国企业家身上看到 , 当美国断供华为时 , 台积电、中芯国际纷纷宣布中止供应链合作时 , 比亚迪第一个站出来要帮华为造芯片 , 王传福说 , 华为需要什么 , 比亚迪就能造什么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经放话 , 大陆举全国之力也造不出芯片 。 IT狂人王传福怒怼之:芯片不是神造的 , 是人造的 。
2009年 , 王传福豪掷2个亿拿下了距离比亚迪深圳总部1394公里的宁波中纬半导体公司 , 这个宁波政府花了30个亿也没有扶上墙的烂摊子 。 在那段时间里 , 市场不看好的声音比比皆是 , 甚至风声四起 , 陡然传出“比亚迪危机” 。
- 有一种150叫别人的150?新款CBR150R在泰发布
- 遇“缺芯”难关!大众中国回应停产传闻: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 不适合学车的4种人,尤其是第一种,不是看不起你,安全第一
- 什么!?南北大众因“缺芯”停产?官方回应来了
- “缺芯”问题已严重影响汽车产业?传南北大众已停产!官方回应:没有那么夸张
- 试驾华晨宝马iX3:有一种创新,它藏在骨子里
- 路口新出现一种指示牌,驾校都没学过,半月上百人违章
- 蓝媒汇|未来出行的另一种可能,滴滴造车
- 马力|再等72小时上市,买它是“一种潮流”,高配173马力,会成功吗?
- 南半球汽车专家|日规手册发布前意外曝光,新本田奥德赛不止一种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