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谢御史 翻译( 四 )


对于记叙文的内容概括,通常采用什么人干什么事,结果怎样的句式来表述,如本题中,主人公是谢御史,事件是鞭打和珅家奴,焚烧和珅的车子,结果是谢御史被削职,整合起来就是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谢御史因鞭打和珅家奴,焚烧和珅的车子而被削职的故事,对于人物品格的分析,结合原文内容归纳 。如从在别人虽知和珅仆人不对却畏于权势都不敢去审查时,谢御史去去审查并痛笞奴,遂焚烧其车,可看出他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品格 。参考译文: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 。
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 。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 。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 。
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 。谢先生说: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这真是好御史啊!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 。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烧车御史的名号 。
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
书谢御史的阅读答案书谢御史【清】吴敏树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 。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
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
筇(qiǒng):竹杖 。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实词 。
(2分)(1)莫敢诘(2)命卒曳下奴(3)汝敢笞我!(4)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小题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小题3:翻译句子 。(6分)(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出师表》)小题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2分)【答案】小题1:①质问、责问②拉③用竹板打④借小题2:A 。小题3:①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③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小题4: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奴、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而被削职为民的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 。
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的“假”是古今异义字词,“笞”是名词作动词,要注意辨析 。小题2: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 。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 。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 。
本题A项“以”都当连词,而B项中“之”一为代词一为动词,C项中“其”一为代词一为语气词,D项中“乃”一是“于是就”一为“却”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堪”“得”“苟”“闻达”,翻译后疏通语句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试题分析:读懂全文,了解其中几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找到相关情节概括出几件事情来 。
书谢御史的作品注释[1]谢御史:谢振定,字一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年间进士,嘉庆初官御史 。著有《知耻堂集》 。
[2]楚:湖南古属楚国 。芗(xiāng):1.古书上指用以调味的紫苏之类的香草 。2.同“香” 。[3]和珅:清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字致斋 。
乾隆时由侍卫迁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执政二十余年,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 。乾隆晚年对他极为倚重 。任职期间结党营私招权纳贿,嘉庆继位后抄没家产,责令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