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鼟、澧水船工号子、新化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英文是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你知道几个?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 悠久的历史 , 多元的民族和文化 , 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 湖南文化 的一笔宝贵财富 , 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 ,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另一类是文化空间 , 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 , 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它的形式包括语言、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等 。
湖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少数民族遗存的土著巫傩文化遗产和秦汉以后本土文化融入中原文化形成的汉文化遗产两大部分构成 。其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技艺、民族绝技与民间知识、民俗等 。
(一)、民间文学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苗族古老话、苗族歌谣、土家族梯玛神歌、土家族山歌、土家族哭嫁歌、土家族挖土锣鼓歌、苏仙传说、刘海砍樵传说、嘉山孟姜女的传说、桃花源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谚语、谜语、民间小调等 。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包罗万象 , 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生产、生活内容 , 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源 , 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大量的民歌、民间故事反映了湖南人崇尚正义、热爱自由、追求平等的朴素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审美观 , 表达了湖南人世代祈求幸福、平安、财富和健康的美好愿望 。在一定程度上 , 也帮助人们形成了淳朴、友善、热情的民风 。这些民间口头文学表述形象生动 , 且多带有一些传奇与幻想的浪漫色彩 。其中苗族古老话是湘西苗族著名的长篇古歌 , 也是苗族特有的口碑文献 。
其形成历史悠久 , 内容极其丰富 , 涵盖了苗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内容 。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句的韵文体句式 , 通过历代苗老司(苗巫师)的口碑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 充分证明了苗族是一个古老而有极大创造力的民族 。古歌篇幅巨大、内容浩瀚、形式独特 , 对研究苗族古代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苗族生存哲学等方面的发展演变都有重要的价值 。
土家族梯玛神歌是由土家族巫师“梯玛”在祭祀活动中传唱的祭祀古歌 , 也是一部土家族珍贵的民族史诗 。它不仅有大量的祭祀内容 , 还传唱开天辟地、人类来源、民族迁徙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等 , 内容极其丰富 。在表现形式上独特多样 , 有讲有吟、有歌有舞 , 还有各种服装、道具、法器的配合使用 , 形成诗、歌、舞、乐相结合的庞大艺术载体 。
(二)、民间音乐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鼟、澧水船工号子、土家族打溜子、湘西苗族民歌、麻山锣鼓、新化山歌等 , 还包括土家族和苗族的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宗教音乐等 。其中嘉禾民歌具有代表性 。嘉禾民歌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 以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 。
其旋律优美 , 地域风格鲜明 , 调式、调性变化巧妙 , 曲式结构灵活多样 。节拍交替自由而自然 , 有一套完整的演唱形式 , 无论在音乐、文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是汉族民歌中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特别是研究女性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的民歌 。
- 湖南三下锅是什么菜
- 看湖南卫视节目的都是些什么人
- 湖南凤凰城在哪里,凤凰城历史上属于哪个省?
- 捏糖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 湖南五星龙湘安全绳网有限公司怎么样?
- 2023湖南卫视元宵晚会是直播吗
- 2022年湖南12月份有雪吗
- 血鸭是哪里的特色菜
- 皿方罍在湖南哪里出土 花了多少钱收回
- 长沙属于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