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有哪些项目可以做 新能源行业有哪些( 四 )


TopCon 相对 PERC 钝化效果更好 。N 型 TopCon 电池大体是基于 PERC 电池的基础 架构 。相对于 PERC 电池 , TopCon 电池工艺将衬底由 P 型换为 N 型 , N 型半导体少 子寿命高 , 基本无硼氧复合 , 且对金属污染宽容度更高;在背面结构中 , 先增加 1-2nm 的 隧穿氧化层 SiOx , 再沉积一层磷的多晶硅 , 形成背面钝化接触结构 。隧穿氧化层提供了 良好的化学钝化性能 , 大幅降低了界面复合 , 同时允许多数载流子有效地隧穿通过到掺杂 多晶硅层 。掺杂的多晶硅层与基体形成 n + /n 高低场 , 阻止少数载流子运动至表面 , 形 成选择性钝化接触 。
TopCon 有待工艺改进提升良率 。目前 TopCon 电池良率相对较低 , 低于 PERC 和 HJT 的 98~99%的良率 。TopCon 电池良率提升主要需要解决硼扩散难题 , 以及 LPCVD 多晶 硅薄膜制备难题 。
a)硼扩散面临的问题:①硼在硅中的浓度难以把握 , 浓度低不易得到高浓度发射区 , 浓度 高会导致硼原子不激活 , 难于制备选择性发射层 。②扩散对管材要求高 , 硼扩散过程容易 出现黏舟、黏管、腐蚀管壁的情况 。③扩散温度高 , 温度达 1040-1050 度 , 扩散时间较长 ,  达到 4 小时 , 高于磷扩散的 45 分钟 。
b)LPCVD 多晶硅薄膜制备面临的问题:①热壁沉积问题 , 在沉积非晶硅膜的同时在管壁 上也沉积同样厚度的膜层 , 经常要清洗管道 , 降低了生产效率 。②原位掺杂较难 。有死层、 会降低沉积温度 。因此一般需要沉积本征非晶硅 , 再进行磷扩散 。③存在绕镀 , 导致良率 下降 , 需要后续使用湿法清洗正面绕镀 。④后扩散过程中 , 杂质原子会透过 SiO 2 层进 入单晶硅区域 , 导致钝化失效 。

新能源有哪些项目可以做 新能源行业有哪些

文章插图
TBC 电池片采用 P 型硅片后 , 部分问题得到解决 。相对于 TopCon , TBC 的正面不需要 PN 结扩散 , 良率将有所提升 , 但要把正面的栅线全部转化到背面 。背面工艺需要参考 TopCon 制备氧化层后再制作含磷多晶硅层 , 其次利用激光开槽及刻蚀的方法做出 P 区 ,  最终在 P 区完成制备后 , 再印制栅线 。成本端角度看 , TBC 使用 P 型硅片做衬底 , 同样 尺寸和厚度的硅片成本可比 TopCon 低 8% 。另一方面 , 同样尺寸的 TopCon 银浆耗量远 高于 PERC , TBC 将栅线全部换到电池片背面 , 用银量略高于同尺寸 PERC 。
HJT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较短 。HJT 电池生产过程的核心即为各层薄膜的沉积 , 不涉及扩散、 注入等工艺 , 整体而言其工艺流程较短 , 主工艺仅有 4 步 , 即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 TCO 镀膜、丝网印刷 4 个工艺环节 。而 BSF 电池需要 6 道工艺、PERC 需要 8 道工艺、 TopCon 需要 10 多道工艺 , HJT 是目前光伏电池中工艺流程较短的技术路线 , 较短的工 艺流程降低了工艺控制的复杂程度和产业化的难度 , 可以同时提高电池片良率和生产效率 ,  目前已实现 HJT 量产的产线产品良率可稳定在 98%以上 。
① 清洗制绒:对硅片进行清洗并形成绒面以陷光 , 采用 RAC 工艺或臭氧清洗 , 清洗制绒 设备约占设备总投资的 10% 。
② 非晶硅薄膜沉积:非晶硅薄膜沉积是形成 HJT 结构的关键 , 采用 PECVD 设备完成 ,  约占设备总投资的 50% 。
③ TCO 镀膜:双面沉积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 具备良好的透光性和导电性 , 降低了表面 光反射损失 , 同时弥补非晶硅薄膜导电性差的特点 , 收集载流子并运输到电极上 。工艺上 采用 RPD 或 PVD 设备 , 约占设备投资额的 25% 。
④ 丝网印刷:金属极化 , 与 P-N 结两端形成紧密的欧姆接触 , 约占设备总投资额的 15% 。
新能源有哪些项目可以做 新能源行业有哪些

文章插图
HJT 电池片成品结构优秀 。铝背场电池的工艺只是实现了正面 N 区的钝化 , 背面钝化效 果较差;PERC 电池增加了背面的钝化效果 , 且通过正面的选择性发射极掺杂 , 使得正面 复合速度慢 , 接触好;TopCon 电池背面增加氧化层及 N 型多晶硅 , 使得背面钝化效果进 一步增强 。因使用 N 型硅片 , 正面的磷扩散改成硼扩散 。HJT 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完全 区别于其他三种 , PN 结使用低温工艺而非通过扩散形成 , 成品结构相对于其他类型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