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来回答:
一、首先粮价上涨到一定程度,这在目前我国肯定是不大可能实现的,因为粮价保持稳定,受国家调控,确保其他行业产品价格不同时上涨 。因为一旦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对其他各行各业都产生传导,也就是通胀 。看看猪肉就知道了,相同的钱买更少的肉可以,大家可以少吃点;但相同的钱买更少的粮食,人就可能挨饿,这是不可能让发生的事 。那么就要涨工资,这样就相当变相增加生产成本 。到时候你买任何东西都涨价了那点工资够用吗?所以一直以来粮价是以稳为主,微涨而已,甚至让人没有大的直观感觉,不至于紧张,引起慌乱哄抢 。这样靠调控粮价来实现生态化是不大可能的 。
二、农资价格上涨这样也是不可能 。首先国内农资产品现在基本与国际接轨,单方面上涨,可能农资销售企业会进口其他国家产品,如果调控限制,又有影响市场经济之嫌,这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大可能 。其次就是农资产品确实减轻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果提高粮食价格,为了生产更多粮食,他们还是会用的 。人本性还是逐利,这不必否认 。
所以题主说的两点来看,并不大可能 。无论粮食或者农资价格上涨和生态化并没有直接联系,农药化肥也并不是那么可怕,它在维护粮食增长,粮价稳定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题主可以看看上周的央视节目《开讲啦》,就是讲化肥农药的 。
另外其实题主的生态化说的也并不那么清晰,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还是有机食品 。可以这么说,离开了化肥农药,想得到有机食品,那么本钱是目前的多少倍 。如果想全民有机食品,那几乎是目前中国或者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的 。如果你想拥有,就好好赚钱,而且是赚大钱才能消费的起的 。这是最现实的 。
问:粮价涨到一定程度,或把农资化肥再几倍上涨,农业会更快实现生态化吗?

文章插图
“实现″二字应该是”回归″吧?
一百年前世界上就沒有化肥农药,一百年前的农业不就是生态农业吗?种地的肥料是农家肥,病虫害的消灭就是靠人工和天敌,这样不就是生态农业吗?如果化肥农药都使不起了,人们索性不使了,还回到农家肥的时代,那不应该叫回归吗?怎么能叫实现呢?
农资化肥价格必须要跟粮食看齐吗?必须是粮食的双倍吗?粮食涨一点,农资立即跟上,农资是不是犯了红眼病?看到粮食涨就眼红,那粮食落的时候你们怎么不看齐了呢?

文章插图
要我看,农资几倍上涨并不能促使农业回归或实现生态化,农资几倍上涨的结果是,农业的荒芜 。

文章插图
地种不起了谁还种地,种一亩投一千才收八百,赔二百,谁还种?给化肥厂装车搬几袋还能挣工钱呢 。

文章插图
那一亩三分地放荒收点草籽就是口粮,剩下的时间就去搬化肥搬农药,挣他们的钱,就彻底实现或回归生态农业了 。

文章插图
如果国内的粮食价格真的上涨到一定的程度,那很可能是我国粮食危机和农业破产的开始,为什么?为什么不是农民朋友的收入提高、生态农业重新焕发生机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
【如果粮价涨到一定程度或把农资化肥的价格再上涨几倍,农业会更快实现生态化吗】“控制了一个国家的粮食,也就控制了一个国家”,我忘了这是谁说的名言了,是非常有道理的 。即便是现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也是在列强环伺中步履维艰的进行,为什么要有粮食收购保护价的政策?为什么要有宏观调控的干预?为什么要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为了抑制粮食价格的不正常上升从而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

文章插图
以目前来看,我国很多的农作物种子市场都已经被欧美发达国家的种子公司所控制,像现在按粒卖高价的蔬菜种子、先锋以及迪卡种业的玉米种子、还有很多的瓜果种子市场也都被这些大型跨国种子公司所控制 。所以,我国的农业生产从根上就不是那么稳定,为什么要保证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为什么要对一些地区的水稻、玉米、黄豆、小麦、棉花等进行种植补贴?就是为了刺激农民的种植热情,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之下还能有一定的存储量,以应对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情况之下的群众饮食、穿衣,保证民生 。
- 如果詹姆斯退役联盟第一人是谁
- 租地种玉米划算吗
- 如果想当作家写网络小说该怎么做
- 如果梅西c罗内马尔一个队
- 如果巅峰科比,韦德,龙王在一起四年,能不能得到一个总冠军
- 奥登大帝如果和恩比德对比,哪个更强大
- 如果说杨式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来的,那么为什么两者的招式名称大部分都不一样
- 勇士如果用格林加汤普森以及一些添头换戴维斯,交易能不能达成
- 自己选配置组装电脑 如果自己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硬件配置?
- 如果负债了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