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积累( 六 )


一、“简明”的三种方法:
1、去次留主法: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
2、辨识歧义法:可从以下角度辨识: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 。
3、删除繁冗法:多出现在改错题里 。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
二、“连贯”的八项注意:
1、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 。如果换了话题,整个句子就显得不连贯 。
2、事理的逻辑性: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 。如果在表述中违背了逻辑,就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
3、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连接 。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
4、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 。
5、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风格应该统一,不然就显得不协调 。
6、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 。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中,也要满足这样的顺序 。
7、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这样就保证了句子由短而长的自然顺序,语句就显得连贯了 。
8、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这样,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 。
三、“得体”的四个方面: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 。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用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和生僻的词等 。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
4、要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指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 。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 。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
热身训练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 。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②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劳作
③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④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②④①③分析:该语段阐明人类并未真正在保护动物 。横线左边的句子有两个关键词语“玩弄于掌”、“主宰命运”,其中“玩弄”明显带贬义,程度重,“主宰”显中性,程度轻 。再看提供的四个短语可压缩为①兔子小鸡成玩物②动物劳作③老虎表演④动物献身,明显可分为两类:①③与②④ 。据“玩弄”与“主宰”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 。
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六
你还在为没有合适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六”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六
称谓记忆法
实际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具体如下:
尊称: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导师、夫子”,他家房居称“尊府、贵宅”,自家居室称“草堂、寒舍” 。
谦称: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 。
雅称: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称“伉俪、伴侣”,丈夫称妻子“内人、可卿”,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