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屈原中的峨眉的意思( 二 )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比喻准则、准则 。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比喻诗人要保持芳洁与美好的品质 。
象征: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象征理想境界 。)
体会这些比喻和象征的作用:具有更强烈的形象感染力;比兴象征传统的继承;与直抒胸臆的句子构成回环往复的旋律,反映荆楚民族自由浪漫精神和悲怨郁结之情;文人高雅的贵族气韵 。(比较与《诗经》当中比兴手法的不同 。)
5、诵读课文之后,进行情境对话:
屈原“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假若屈原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长着椒树的山冈遇到了穿越而来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北宋大词人苏轼,他们之间将展开一场怎样的对话?
明确:
屈原:求索真理,矢志不渝;忠贞于国,知其不可而为之 。
陶渊明:全身保生,质性自然,独善其身,超然世外 。
苏轼:旷达自适,顺逆泰然,自得其乐,随遇而安 。
6、批判性思维培养: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中,屈原自拟为女性,以许多女人嫉妒自己秀美的峨眉,因而毁谤自己好做荡之事,来比喻自己与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 。你如何看待屈原这种“拟女性”的写法?
明确:
屈原的“拟女性”的写法是值得肯定的,他用“拟女性”的写法使感情的表达更加形象,使情感的抒发更加真实和自然 。使人们更易接受和理解 。而且“拟女性”的写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的不少“闺怨诗”就是男性作者借女性的身份进行创作的,他们以女性的口吻或身份来抒发相思、幽怨之情,使感情更加真切可感,意蕴深远 。
屈原的“拟女性”的写法是封建思想下的产物,是消极的 。他的以“男女”对应“刚柔”的观点,是一种封建的哲学思想,其发展到后来就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性别观念 。并且屈原的“拟女性”的写法将夫妻关系等同于君臣关系,强化了君主的权力,臣子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影响下无条件地臣服于君主,使君主关系固化乃至僵化 。
7、学生质疑:
8、整本书阅读:推荐读整本《离骚》,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9、拓展活动:湖南汨罗拟于2019年端午节前,开展面向全球华人文化圈的屈子祠征联大赛,请从屈原忠贞于国、以身殉国、坚持真理、正道直行、文采风流、泽被楚地等角度来撰写一幅褒扬、凭吊和感怀的对联 。
10、教学反思:
疏通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更需要加强 。要找准契合点点燃学生学习《离骚》的热情,如比较阅读 。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赏析
宋代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这部作品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 。”这就是说,《离骚》这部作品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
《离骚》这部作品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诗人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 。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 。怀王十六年诗人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 。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诗人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 。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诗人屈原被放汉北 。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 。《离骚》这部作品当是诗人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 。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
《离骚》这部作品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 。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这个人 。……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诗人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 。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 。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