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各方打成一片,为啥却没外部势力入侵,主要归功于这4人

引言
“东汉末年分三国 , 烽火连天不休……”当年 , 林俊杰一首《曹操》一经问世便红遍大江南北 , 歌词里透露出了东汉末年到三国乱世近一个世纪的乱世纷争 , 人世间的爱恨离愁 , 通过林俊杰独特且富有感染力的嗓音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革新与机遇并存 , 战争与发展同在的年代 。 活跃于中原的势力和诸侯们你方唱罢我登场 , 书写了一段又一段令人怀念的历史 , 但是在中原混战的情况下 , 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时期的外部势力入侵却十分罕见 , 这是什么原因呢?和这几个人的努力有莫大的联系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各方打成一片,为啥却没外部势力入侵,主要归功于这4人
文章图片
01
在历史上 , 北方塞外游牧民族的入侵几乎构成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 翻开厚重的历史课本 ,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诸如“汉匈战争”、“五胡”、“五代十国”以及后来的元朝 , 满清在中原建立政权继承大统的故事 。
毫无疑问 , 这一切的历史事件 , 都离不开外族对于中原高强度、高频率的入侵活动 , 但是在三国时期 , 外族入侵却无法对中原文化产生太大影响 , 在华夏因东汉衰亡 , 各方势力混战情况下 , 按道理来说正是外族活动的最佳时期 , 可是却没能引起多大风波 。
其实 , 这一切和曹操、孙权、刘备和马超有直接联系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各方打成一片,为啥却没外部势力入侵,主要归功于这4人
文章图片
自“十常侍之乱”后东汉朝廷一片混乱 , 外戚与阉党在这次重大历史事件中同归于尽 , 随后就有了董卓进京的一幕 , 董卓在洛阳无恶不作、肆意妄为的行径引起了以袁绍为首的诸侯反对 , 在董卓死后 , 诸侯各自回到领地 。
在此期间 , 在东北方的乌桓人趁机南下遭到幽州军阀公孙瓒的抵抗而损失惨重 。 而后 , 在曹操一统北方之时 , 也曾指挥大军北击乌桓 , 解决了乌桓对北方造成实质性威胁的同时 , 极大的震撼了西北地区的鲜卑人和羌人政权 , 使后者不敢南下犯境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各方打成一片,为啥却没外部势力入侵,主要归功于这4人
文章图片
02
曹操北击乌桓 , 大败匈奴之后 , 随着刘备在西蜀建立政权 , 以振兴汉室为目标的刘备也开始了图强之路 , 其中位于今天湖南西部 , 云南以及贵州的少数民族就成为了刘备不得不面对的对手 ,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镇住了西南方的少数民族对于中原的觊觎 。
此后 , 蜀汉还在讨伐中原之时收服了西部的羌人氏族 , 再次稳定了蜀汉政权的同时 , 也收获了一大批外族势力的忠诚 。
曹魏、蜀汉先后平定了北方、西南方和西方的外族部落 。 在今天广阔的南部地区 , 从两广到越南中部 , 曾爆发了反对孙权的越人扰乱 , 后孙权指示步骘平定越人之乱 , 将交州地区纳入管辖范围 , 遏制了最南部外族图谋岭南的企图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各方打成一片,为啥却没外部势力入侵,主要归功于这4人
文章图片
不得不说 , 三家虽然互相攻伐 , 但是在面对四面八方外族这一共同威胁时不遗余力地予以抵抗和反攻 , 让外族对中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 这也是三国乱世中为什么没有外族大规模突破边境的最主要原因 。
此外 , 虽然曹操、刘备和孙权构成了外族入侵最主要的威胁 , 但是还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 , 他就是“凉州五马”中最有名的马超 , 马超家族世代居住在西凉 , 曾作为东汉帝国拱卫西部边疆的代理人而活跃在凉州 , 马超作为凉州军阀和头号人物 , 在马腾死后收服了西方羌戎部落 , 由于马超麾下西凉军主要以骑兵为主 , 在保卫帝国边境一事上展现出了极强的机动性 , 稳定了西部的外族部落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各方打成一片,为啥却没外部势力入侵,主要归功于这4人
文章图片
结语
三国时代是最后一个没有外族入侵的时代 , 虽然中原地区诸侯军阀之间的连年征战让百姓苦不堪言 , 经济发展缓慢 , 但是正是由于统一的地区强权存在让外族入侵难上加难 , 加上曹操、刘备、孙权等主角在不同方向上的努力作战 , 更是将外族进击中原的企图扼杀在摇篮里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各方打成一片,为啥却没外部势力入侵,主要归功于这4人】不仅如此 , 马超 , 公孙瓒等军阀对外族采取的强硬举措和态度也让北方的乌桓、鲜卑族难以找到机会南下 。 纵观三国以后的历史 , 从晋朝开始便动荡不安 , 塞外游牧势力又有了入主中原的机会 , 我们很难将外族入侵的责任归纳在哪个王朝头上 , 但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强大的生命力和自愈能力绝不是一次或者两次外族的大规模入侵就会消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