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 六 )
这个错题采集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胶带粘贴到错题上,然后你从试卷上拔下错题的时候,错题顺带就粘贴在了胶带上,这个时候,我们再把错题粘贴到错题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需要的同学自行淘宝搜索“隐形胶带”即可。
备注:呆哥我只负责推荐这样的产品,不为商家打广告。
3、错题word版本打印
有的同学自己抄错题比较浪费时间,索性让父母帮忙抄错题,于是很多家长来跟我抱怨:
小呆老师,有没有办法让错题整理起来快捷方便呀,抄错题好麻烦呀?
欢迎各位同学和家长在淘宝中搜索关键词:打字服务
他们的广告看起来也是蛮有诱惑力的。
我专门替大家咨询了一下,打字服务的市场价格大概是:
高考试卷的排版,6元一页。
到底贵不贵呢,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去了解一下市场一对一补课费用,然后再比较一下,我觉得这个价格其实相对而言,是相当廉价的。
你只需要把你的错题挨着拍照给商家,他们就可以挨着给你打出来。
这种错题整理其实是有一个好处的,那就是你可以随便的排版顺序,然后随时都可以打印出来自己独立做一遍,用以检测自己。
因为下一个误区,我将告诉你,错题整理了不复习,还不如不复习,那么如何复习错题,又是一门学问了。
4、剪错题整理
有的试卷或者教辅,做了之后,其实就无关紧要了,这个时候,你是可以把错题用简单剪下来的,这样就不用“透明胶布”或者“手动抄题”了。
剪下来之后,我不太建议你用一个错题袋装起来:
因为这样做的缺点很明显:
错题没有顺序,没有关联,容易丢失。
说到这里,有的同学灵机一动:
自己写解题过程我看也挺麻烦的,不是可以剪下来嘛,直接把参考答案和详细解答剪下来粘贴上去不就好了嘛。
剪切的毕竟是别人的知识,只有自己整理并且强调了重点的才算自己的错题整理,所以上面这样的方案我是不太支持的。
5、错题本
虽然有了上面3种错题整理方案,我还是会推荐大家使用错题本。
错题本核心是错题汇集整理的地方:
1、不管你用“透明胶布”还是“剪错题”,你得贴到错题本上呀。
2、检测错题是否掌握可以用“打字服务”打印出来自己独立做呀。
3、虽然有了“试卷归档”的方案,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好题比如呆哥的部分你觉得很经典的“每日一题”你需要整理到错题本上的。
其实,呆哥也有定做“错题本”,为了让自己写的比较爽一点,我在排版上,待用了简约安静的风格:
每一本足足有64页,如果一页可以整理2个题【因为很详细的整理,篇幅就要多一点】,一本算下来可以整理128题。
最后,想看到更多更好的干货和文章
请加我微信:
daigemath166
最后,献上呆哥宝贵的干货。
想提高数学成绩的同学可以关注下面的这个专栏:
高中数学每日一题-专栏
■我从学生时代纯手写的笔记,转到云笔记系统已经两年多。
经过磨合,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好用的、适合我的笔记系统。和你分享一下。
职业:
新媒体从业者、演讲爱好者、PPT设计师
//笔记系统肯定和主人的职业、习惯有关,有必要先交代一下。
工具:
为知笔记+纸质笔记本
//选择为知笔记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当时只是觉得对免费用户很友好,所以才入坑。
现在为知笔记开始全面收费,跳坑也来不及了。加之用习惯了也不想换。
从功能上来讲,我觉得为知笔记、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都适用笔记系统。
笔记系统功能:
//功能反映在笔记系统的结构上,可以对应图片看
①时间管理——0-GTD
②信息汇流——3-资料
③信息备份——4-备份
④文章撰写——1-码字、2-工作
容我一个个解释说明。
一、时间管理
//用笔记本管理时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能做好、做到位的人蛮少。
时间管理必须具备4个部分,缺一个都是不完整的。
(1)杂事收集箱:为知笔记(电脑、手机同步)
//第二大脑,为了忘记而生
(工作相关的马赛克掉了,见谅)
建了一个笔记,专门用来记录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杂事、突然想到的事情。
不用管是不是能够立刻做,也不管这件事有多复杂,反正先记录进去。防止忘记。
为知笔记提供了插入清单功能,比较方便。做完一件事情可以及时勾掉。
不过区别于待办清单,这只是一个非常简易的收集箱,只用来收集。我很少直接对着这张收集清单来工作。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事情没法直接勾掉嘛,你看第一条“开始锻炼”,这条内容完全没有指导价值。
正确的待办应该是确实可以执行的内容,如:完成keep上的腹肌训练一次
不过这就是个收集箱,没必要写得太仔细。有想法了随手记下来就好。
(2)进度日程表:纸质笔记本+日历
//全局查看时间安排,知道可利用的时间有多少。
每天要做的事情,会从“杂事收集箱”里挑出,安排到当天日程里。
一些不重要事情的时间截点会记录在笔记本上,重要的日期会在手机的日历上再次设置,并设置提前1~2天提醒。如果为知笔记还能集成日历功能就完美了。可以少用一个软件。
单日进度
//这个其实也可以电子化的,有很多工具可以用。但我个人喜欢写在纸上,有种仪式感。
不喜欢那些手账本,总觉得实用性不高,花里胡哨的书写也不够自由。所以用了普通的纸质笔记本,B5大小。随身携带。一天一页,上半部分记录工作待办,下半部分记录自己的一些待办。做完的勾掉,没完成的用箭头表示。
全局进度
感谢@大梦Power推荐了Teambition,我都忘了这个工具。之前一直把它当成公司的云盘来用……
因为工作也会用这个工具,兼具项目合作、云盘、团队沟通等功能,非常好用。自己的日程需要单独建一个私人的项目。顺手就可以把日程一起安排进去。而且Teambition全平台同步,也很方便。如果你平时没有用到Teambition,并且只在电脑端需要看日历,可以用outlook自带的日历系统。如果你只需要在手机端使用日历,推荐JUNE,颜值非常高的一款日历、待办APP。
(3)待办行动清单:笔记本+为知笔记
//小事立刻做,大事化小之后做
很快能够完成的小事,记入笔记本之后,直接对照着任务完成即可。
而一些复杂的任务,我会在为知笔记上将任务分解,再把根据时间空余,放入当天的待办里。
(4)回顾反省:为知笔记
复杂任务完成后,立刻回顾这张任务分解清单,标注当时执行的时候遇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看看这样的分解及执行过程是否合理,或者哪里需要改进?
一来是日后自己再次操作同样事情的时候,可以少走弯路;二来是如果需要,这个清单还可以分享给同事、朋友。
二、信息汇流
我的笔记系统里保存的信息大多来自两个方向:微信、网页。
微信:关注为知笔记的服务号,绑定账号之后就可以一键分享了。这点特别方便。
网页:安装为知笔记的chrome浏览器插件,也可以一键保存网页。插件会自动识别内容部分,过滤两侧的广告或者无关信息,保存下来的内容会相对比较干净。
其他像新浪微博、邮箱等方向来的信息也可以一键保存,不过我很少收集。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信息汇流的这个功能上印象笔记做得比为知笔记更好。
很多APP提供一键“保存到印象笔记”的功能,但就是没有“保存到为知笔记”。
这时候只能强硬一点保存了,通过分享——更多分享,基本都能找到为知笔记这个分享目标,这时候系统会通过访问网页端来进行保存,相比之下保存下来内容格式会有点差异,不过不是特别影响。
实在不行就只能分享到微信,在微信中打开后,一键保存到为知笔记。
需要注意的两点是:
1.汇流来的信息会保存在“微信收藏”或者“我的笔记”这两个文件夹里。把他们看作缓存文件夹,定期查看,该分类分类,该删除删除。
2.存在笔记本里的这些信息统统没有价值!有价值的信息是你消化吸收之后再写/说出来的。经常看看,写写,这样云笔记的汇流功能才能体现价值。
三、信息备份
我在为知笔记里备份两类信息:
1.笔记本的照片保存:如日记本的备份、笔记本上的笔记备份、说明书的备份。
2.一些网站的登录账号和密码。我这人记忆力太差,这些东西不记录下来时间一长准忘记。
为知笔记提供了加密功能,也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安全。
四、文章撰写
最后也是最基础的,就是文章撰写的功能。
我管理几个自媒体账号,公司的、我自己的。平常会有好多文章需要写。
经常会先在云笔记里写完,再放到放到微信公众号后台编辑。
为知笔记支持markdown语法的编写,这一点比印象笔记好多了。但我本人不是经常用MD语法。
- 中天北城项目规划的教育资源怎样
- 小区恶邻不文明养狗,早上一大早将狗拴在楼门口,狗叫吵醒整栋楼,该怎样对待这样的邻居
- 怎样从零开始学习画插画
- 经常出差的人怎样找女朋友
- 怎样更好的简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 怎样看待在大学里埋头苦学的一帮人
- 雅思口语怎样在一个月左右迅速提高?
- 怎样看待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肝糖元教师节晚上宿舍灯光阵型工作人员公器私用趁机表白
- 北京人怎样反驳「北京考生高考只要考400分就能上清华北大」的谣言
- 中国的四大直辖市在国外知名度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