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 六 )






这个错题采集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胶带粘贴到错题上,然后你从试卷上拔下错题的时候,错题顺带就粘贴在了胶带上,这个时候,我们再把错题粘贴到错题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需要的同学自行淘宝搜索“隐形胶带”即可。
备注:呆哥我只负责推荐这样的产品,不为商家打广告。

3、错题word版本打印
有的同学自己抄错题比较浪费时间,索性让父母帮忙抄错题,于是很多家长来跟我抱怨:
小呆老师,有没有办法让错题整理起来快捷方便呀,抄错题好麻烦呀?

欢迎各位同学和家长在淘宝中搜索关键词:打字服务






他们的广告看起来也是蛮有诱惑力的。






我专门替大家咨询了一下,打字服务的市场价格大概是:
高考试卷的排版,6元一页。

到底贵不贵呢,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去了解一下市场一对一补课费用,然后再比较一下,我觉得这个价格其实相对而言,是相当廉价的。

你只需要把你的错题挨着拍照给商家,他们就可以挨着给你打出来。

这种错题整理其实是有一个好处的,那就是你可以随便的排版顺序,然后随时都可以打印出来自己独立做一遍,用以检测自己。

因为下一个误区,我将告诉你,错题整理了不复习,还不如不复习,那么如何复习错题,又是一门学问了。

4、剪错题整理
有的试卷或者教辅,做了之后,其实就无关紧要了,这个时候,你是可以把错题用简单剪下来的,这样就不用“透明胶布”或者“手动抄题”了。

剪下来之后,我不太建议你用一个错题袋装起来:












因为这样做的缺点很明显:
错题没有顺序,没有关联,容易丢失。






















说到这里,有的同学灵机一动:
自己写解题过程我看也挺麻烦的,不是可以剪下来嘛,直接把参考答案和详细解答剪下来粘贴上去不就好了嘛。






剪切的毕竟是别人的知识,只有自己整理并且强调了重点的才算自己的错题整理,所以上面这样的方案我是不太支持的。

5、错题本
虽然有了上面3种错题整理方案,我还是会推荐大家使用错题本。
错题本核心是错题汇集整理的地方:
1、不管你用“透明胶布”还是“剪错题”,你得贴到错题本上呀。
2、检测错题是否掌握可以用“打字服务”打印出来自己独立做呀。
3、虽然有了“试卷归档”的方案,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好题比如呆哥的部分你觉得很经典的“每日一题”你需要整理到错题本上的。

其实,呆哥也有定做“错题本”,为了让自己写的比较爽一点,我在排版上,待用了简约安静的风格:











每一本足足有64页,如果一页可以整理2个题【因为很详细的整理,篇幅就要多一点】,一本算下来可以整理128题。

最后,想看到更多更好的干货和文章
请加我微信:
daigemath166

最后,献上呆哥宝贵的干货。
想提高数学成绩的同学可以关注下面的这个专栏:
高中数学每日一题-专栏

■我从学生时代纯手写的笔记,转到云笔记系统已经两年多。
经过磨合,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好用的、适合我的笔记系统。和你分享一下。


职业:
新媒体从业者、演讲爱好者、PPT设计师
//笔记系统肯定和主人的职业、习惯有关,有必要先交代一下。

工具:
为知笔记+纸质笔记本
//选择为知笔记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当时只是觉得对免费用户很友好,所以才入坑。
现在为知笔记开始全面收费,跳坑也来不及了。加之用习惯了也不想换。
从功能上来讲,我觉得为知笔记、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都适用笔记系统。

笔记系统功能:
//功能反映在笔记系统的结构上,可以对应图片看

①时间管理——0-GTD
②信息汇流——3-资料
③信息备份——4-备份
④文章撰写——1-码字、2-工作





容我一个个解释说明。

一、时间管理
//用笔记本管理时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能做好、做到位的人蛮少。
时间管理必须具备4个部分,缺一个都是不完整的。

(1)杂事收集箱:为知笔记(电脑、手机同步)
//第二大脑,为了忘记而生



(工作相关的马赛克掉了,见谅)

建了一个笔记,专门用来记录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杂事、突然想到的事情。
不用管是不是能够立刻做,也不管这件事有多复杂,反正先记录进去。防止忘记。
为知笔记提供了插入清单功能,比较方便。做完一件事情可以及时勾掉。

不过区别于待办清单,这只是一个非常简易的收集箱,只用来收集。我很少直接对着这张收集清单来工作。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事情没法直接勾掉嘛,你看第一条“开始锻炼”,这条内容完全没有指导价值。
正确的待办应该是确实可以执行的内容,如:完成keep上的腹肌训练一次

不过这就是个收集箱,没必要写得太仔细。有想法了随手记下来就好。

(2)进度日程表:纸质笔记本+日历
//全局查看时间安排,知道可利用的时间有多少。
每天要做的事情,会从“杂事收集箱”里挑出,安排到当天日程里。
一些不重要事情的时间截点会记录在笔记本上,重要的日期会在手机的日历上再次设置,并设置提前1~2天提醒。如果为知笔记还能集成日历功能就完美了。可以少用一个软件。

单日进度
//这个其实也可以电子化的,有很多工具可以用。但我个人喜欢写在纸上,有种仪式感。



不喜欢那些手账本,总觉得实用性不高,花里胡哨的书写也不够自由。所以用了普通的纸质笔记本,B5大小。随身携带。一天一页,上半部分记录工作待办,下半部分记录自己的一些待办。做完的勾掉,没完成的用箭头表示。
全局进度

感谢@大梦Power推荐了Teambition,我都忘了这个工具。之前一直把它当成公司的云盘来用……





因为工作也会用这个工具,兼具项目合作、云盘、团队沟通等功能,非常好用。自己的日程需要单独建一个私人的项目。顺手就可以把日程一起安排进去。而且Teambition全平台同步,也很方便。如果你平时没有用到Teambition,并且只在电脑端需要看日历,可以用outlook自带的日历系统。如果你只需要在手机端使用日历,推荐JUNE,颜值非常高的一款日历、待办APP。
(3)待办行动清单:笔记本+为知笔记
//小事立刻做,大事化小之后做
很快能够完成的小事,记入笔记本之后,直接对照着任务完成即可。
而一些复杂的任务,我会在为知笔记上将任务分解,再把根据时间空余,放入当天的待办里。





(4)回顾反省:为知笔记
复杂任务完成后,立刻回顾这张任务分解清单,标注当时执行的时候遇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看看这样的分解及执行过程是否合理,或者哪里需要改进?
一来是日后自己再次操作同样事情的时候,可以少走弯路;二来是如果需要,这个清单还可以分享给同事、朋友。


二、信息汇流

我的笔记系统里保存的信息大多来自两个方向:微信、网页。

微信:关注为知笔记的服务号,绑定账号之后就可以一键分享了。这点特别方便。





网页:安装为知笔记的chrome浏览器插件,也可以一键保存网页。插件会自动识别内容部分,过滤两侧的广告或者无关信息,保存下来的内容会相对比较干净。





其他像新浪微博、邮箱等方向来的信息也可以一键保存,不过我很少收集。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信息汇流的这个功能上印象笔记做得比为知笔记更好。
很多APP提供一键“保存到印象笔记”的功能,但就是没有“保存到为知笔记”。

这时候只能强硬一点保存了,通过分享——更多分享,基本都能找到为知笔记这个分享目标,这时候系统会通过访问网页端来进行保存,相比之下保存下来内容格式会有点差异,不过不是特别影响。
实在不行就只能分享到微信,在微信中打开后,一键保存到为知笔记。

需要注意的两点是:
1.汇流来的信息会保存在“微信收藏”或者“我的笔记”这两个文件夹里。把他们看作缓存文件夹,定期查看,该分类分类,该删除删除。





2.存在笔记本里的这些信息统统没有价值!有价值的信息是你消化吸收之后再写/说出来的。经常看看,写写,这样云笔记的汇流功能才能体现价值。



三、信息备份




我在为知笔记里备份两类信息:
1.笔记本的照片保存:如日记本的备份、笔记本上的笔记备份、说明书的备份。
2.一些网站的登录账号和密码。我这人记忆力太差,这些东西不记录下来时间一长准忘记。
为知笔记提供了加密功能,也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安全。



四、文章撰写
最后也是最基础的,就是文章撰写的功能。

我管理几个自媒体账号,公司的、我自己的。平常会有好多文章需要写。
经常会先在云笔记里写完,再放到放到微信公众号后台编辑。
为知笔记支持markdown语法的编写,这一点比印象笔记好多了。但我本人不是经常用MD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