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是种社会“压力测试”|专访《人类大瘟疫》作者霍尼斯鲍姆( 四 )
我的关键论点是 , 这种科学认知盲点是特定科学范式和实验室技术的产物 。 基本上 , 这是一个知识过多和知识不完全的问题——在认识论的术语中 , 后一类通常被称为“未知的知识”或“未知的未知” 。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1918年暴发的大流感 , 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 。
古老的隔离法则与现代理念的冲突
新京报:世界卫生组织会定期在互联网上监测异常疾病暴发情况 , 各个国家也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公共卫生体系 。 但这些公共卫生机构有时会弄错状况 , 在不必要的时候按下预警按钮 , 又在真正大危机来临时低估其危险 , 为什么会这样?目前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霍尼斯鲍姆:自2002年SARS暴发以来 , 世界卫生组织面临的核心挑战 , 是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 , 在新病原体引发区域性流行病和国际危机之前 , 发现并遏制这些新病原体的暴发 。 2005年 , 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了自1969年形成的《国际卫生条例》 , 鼓励成员国对其境内的疾病威胁管理负更大的责任 , 加强出入境口岸的监测和风险评估 , 加强他们的核心卫生能力 。 同时 , 该条例为协调和有效地应对超出国家核心能力的紧急疾病威胁提供了一个框架 , 世界卫生组织如果判定某些疾病具有重大的区域或全球传播风险 , 就可能宣布其为需要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
(PHEIC)
。
不过 , 问题是很难编制一份明确的流行病威胁清单 , 并决定哪些威胁应优先考虑 。 世界卫生组织必须很小心 , 不能过早地触发大流行病的警报 , 以防被指责为“狼来了” 。 2009年猪流感大流行期间的情况就是如此 , 结果证明 , 疫情比预期要温和得多 。 不幸的是 , 这种“虚惊一场”和“漏报”是不可避免的 , 在需要鼓励各国分享有关疾病暴发的信息和一个国家担心分享这种信息可能导致边境关闭和旅行禁令之间 , 总是存在紧张关系 。
继2002年的SARS、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和2015年的寨卡疫情未及时报警后 , 世界卫生组织将一个新的类别——“X疾病”列入其紧急优先名单 , 因为它认识到 , “严重的国际流行病可能是由目前未知的致病菌引起的” 。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
- 急事难事烦心事 快报快批快处理(社会治理在身边)
- 河湖成网 焕发绿色生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光明网社会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
- 煤炭集团|山西4家煤炭企业医院打包改制,社会资本参与空间有多大
- 经济|张建宗: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呼吁社会严阵以待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协作应对疫情
- 用友社会化用工研究院传统地产行业发展遇阻急需变革,用友薪福社成企业转型升级阶梯
- “清华学姐”称被学弟性骚扰,曝光个人信息让其“社会性死亡”?结果却是…
- 东郭友露|''名门痞女''洪晃:上流社会、时尚圈,有多虚伪?
- 重庆梁平猎神村:竹海深处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