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是种社会“压力测试”|专访《人类大瘟疫》作者霍尼斯鲍姆( 五 )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命名为SARS-CoV-2)

即被列入“X疾病” , 这一点在今年1月12日中国科学家分享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时便得到确认 。 然而 , 世界卫生组织又花了18天才宣布它为禽流感嗜血杆菌 。 直到3月11日 , 新冠病毒在欧洲和美国东北部已经大规模流行 , 世界卫生组织才正式宣布其为全球性大流行病 。 我认为这个宣布可以而且应该更早 。


流行病是种社会“压力测试”|专访《人类大瘟疫》作者霍尼斯鲍姆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中世纪将黑死病拟人化 , 将疾病描绘成人类无法理解和控制的可怕恶魔 。

新京报:人们今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采取的主要手段 , 仍然是隔离、检疫和消毒 , 这是一套阻断传染病传播的“远古法则” , 人类在应对瘟疫方面真的有实质性进步吗?

 

霍尼斯鲍姆:是的 , 在1918年 , 几乎三分之二的致命性肺炎病例 , 是由于感染了大流感病毒的病人的肺中产生细菌造成的 , 今天我们有抗生素可以对付这些细菌 。 1918年 , 我们还没有预防流感的疫苗 , 但今天我们可以迅速生产出对付新型禽流感和猪流感的疫苗 。

 

多亏了病毒学和分子基因组学的进步 , 我们在快速识别新病原体和开发诊断测试方面 , 也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 而且 ,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 , 我们能够更好地监测和分享有关新病毒暴发的信息 , 并汇集我们的科学专业知识 。 尽管如此 , 在没有疫苗和其他医疗对策的情况下 , 当面对世界上没有人对其具有免疫力的病毒时 , 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历史上一直采用的措施:对病人实行家庭隔离 , 对其他人采取社会隔离和卫生措施 。


流行病是种社会“压力测试”|专访《人类大瘟疫》作者霍尼斯鲍姆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反映欧洲中世纪黑死病的油画 。

 

新京报:我们看到隔离措施在一些欧美国家难以执行 , 许多民众抵制居家封锁令和隔离政策 。 英国提出“群体免疫”措施 , 可能也是考虑到很难做到像中国一样严格控制人们的出行 , 该如何看待隔离政策与人们自由生活的矛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