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利用癌症晚期病人,毒贩从医院开出4000多片管制药品( 四 )


这期间 , 原本只能在院内使用的管制药物被持续开出 。 处方笺显示 , 开给杨作青的盐酸二氢埃托啡一直持续到其首次住院的10个月后 , 即2019年2月28日案发 。 刘广聚的处方也开到其首次住院的5个月后案发 。
林某在庭审中解释 , 杨作青不在医院期间声称自己“腿断了” , 不能返院 。 他曾向科主任汪晟汇报了这一情况 , 汪晟同意后便继续给杨开药 , 由“家属”带回 , 这期间开药的剂量根据一名男性“家属”通过电话描述的病人疼痛情况来决定 。
林某提到 , 他在病程记录中写明了“(病人)未在病房” , 汪晟也签了字 , 但这种情况依然继续下去 。 判决书上 , 证人徐松梅护士长的证词显示 , 她发现病人不在医院住院治疗时 , 曾让护士向医生反映过情况 , 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
汪晟在电话中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 “(原则上)病人不住院都是要写请假条的 , (但)其实也没这么严格的” 。 在判决书的证词中 , 他承认 , 病人出现实际未住院仍能开药的情况 , 是自己“管理不严造成的” 。
北京一家戒毒医院主任医师徐杰表示 , 在住院管理工作中 , 原则上不允许病人在办理了住院手续的情况下长期离院“挂床” , 但在现实中 , 也存在有医院允许病人短时间离院的情况 , 但是不会允许超过24小时 。 而且 , 像盐酸二氢埃托啡这类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监管 , 他所在医院要求护士严格遵循“发药到手、服药到口、咽下再走” 。
▲2020年11月2日 , 904医院常州院区门诊部2楼 , 普外科诊室 。 新京报记者 张宇轩 摄
━━━━━
魏氏姐妹冒充“女儿”代领药品
杨作青、刘广聚不在医院住院期间 , 药品绝大多数时间由他人代领 。
护士周红的证词显示 , 最初杨作青、刘广聚偶尔来拿一次药 , 后来就由各自的家属来代领 。 杨作青的药多由其“女儿”领走 , 刘广聚的药最初由一名男性“家属”领走 , 后来也由杨作青“女儿”一并代领 。 2019年以来 , 二人药物均由杨作青的“小女儿”领走 。
事实上 , 这两名所谓的“女儿”姓魏 , 此前与杨作青并不相识 。 “大女儿”真名魏风婷 , 据一审判决书 , 魏风婷在2018年夏天认识了仇加索 , 后经其介绍又结识了王存辉 。 她受王存辉的请求 , 去904医院常州院区替癌症病人取药 , “共取了一百片左右 , 没得到什么好处 , 王存辉只是给了1000元左右的路费” , 于是她“就不想帮了” , 把这份工作转让了出去 。 但是在判决书的辨认笔录中 , 杨作青辨认出她曾与仇加索住同一房间 , 二人关系似乎并不寻常 。
这份工作转让给了她的姐姐魏霞 , 也就是杨作青的“小女儿” 。 魏霞在法庭上供述 , 自己是2018年底从魏风婷手中接过这份取药的“工作” , “当时没有多想 , 又是俺妹妹 , 一看是那种大医院” , 再加上魏风婷承诺每天给200元作为报酬 , 于是便欣然前往 。
两名“女儿”代领药物很顺利 。 护士刘娟在证词中称 , “病人不在给家属很正常 。 ”护士长徐松梅表示 , 领取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片时 , “他们的亲属不签字” 。
汪晟承认领药环节上 , 院内管理缺位 , “她说我是他(杨作青)女儿 , 我们又不去查女儿身份证 , 最多是看病人的身份证嘛” 。
然而 , 按照法律规定 , 别说是盐酸二氢埃托啡这种只能在院内使用的管制类药物 , 即使是允许带出医院的麻醉药品 , 代领也不能如此随意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 , 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需要带出医疗机构外使用时 , 代办人除了诊断证明外 , 还需提供患者的身份证明、代办人的身份证明 , 且医疗机构应当在患者病历中留存代办人员身份证明复印件 。